拖中国下水!大战后美国放松中国进口伊朗原油,到底打什么算盘?
《军武次位面》作者:太白
在以色列、美国和伊朗之间的混战中,中国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军事行动,但却从这场纷争中悄然收获了利益,尤其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放宽了中国从伊朗进口原油的限制,使得中伊之间的贸易不再受到过多的干扰。这一变化引发了不少美国媒体的讨论,他们纷纷猜测,这是否意味着美国在战略上给予了中国某种“让利”,或者背后有着更复杂的算盘。
根据国内媒体的最新报道,伊朗与美国和以色列已经达成停火协议。尽管协议刚刚生效时,局势依然存在反复,双方在短期内还进行了局部的军事冲突,但总体局面趋于平稳。这场被称为“2025年伊朗12日战争”的冲突,最终进入了尾声。战争结束后,各方纷纷宣称自己是胜利者,局势的发展堪称迷幻。
随着军事博弈告一段落,接下来各方将重启政治博弈。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对伊朗的政策发生了前所未有的180度转变。特朗普公开宣布,将允许中国继续购买伊朗原油,放宽了之前的制裁,这一举动几乎是专门为中国开辟了新的贸易通道。

伊朗长期受到美国经济制裁,导致其经济疲软,货币贬值严重。与曾经的巴列维王朝相比,伊朗的货币里亚尔已经贬值了近万倍。1979年时,1美元能够兑换70里亚尔,而如今则已达42000里亚尔,购买力下降了数千倍。由于无法获得稳定的收入,伊朗经济发展举步维艰,但它的石油资源对中国来说却是不可或缺的。
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需求国,中国与伊朗之间的原油贸易一向密切。根据2024年的统计数据,中国从伊朗进口的原油占全球总进口量的10%以上,这也表明了伊朗石油对中国能源供应的重要性。过去,美国一直试图通过制裁中伊原油贸易来打压伊朗的经济和中国的能源需求。然而,美国对中国进口伊朗原油的打压政策,引发了中国的多次公开批评。特朗普如今的转变,无疑让人感到震惊。

展开全文
那么,特朗普为何突然改变政策,放开伊朗原油对中国的出口呢?背后究竟有何图谋?实际上,美国的战略意图并不复杂,它是想把中国拖下水。近期,伊朗通过B-2轰炸机对其核设施进行了打击,引发了伊朗议会的强烈反应,并且提交了一份关于“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提案。尽管伊朗政府尚未正式实施封锁,但不排除未来会采取行动。霍尔木兹海峡是全球最为重要的战略水道之一,全球约四分之一的能源运输都要经过这里。如果被封锁,将直接导致全球能源价格上涨。而如果伊朗真的实施封锁,即使是美国的海军也难以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美国显然考虑到了这一点,并且准备通过促使中国介入,来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
美国的计划很简单:如果放开伊朗和中国之间的原油贸易,将引发中国对伊朗石油的需求增加,这样中国将会对伊朗施加更大的压力。毕竟一旦中伊石油贸易规模扩大,如果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虽然能够影响全球能源供应并推高价格,但它也会限制对中国的原油出口,这无疑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因此,美国希望通过这一策略,迫使伊朗放弃封锁海峡的计划。
特朗普的这一政策是否会奏效呢?从当前的市场情况来看,确实有一定效果。中东冲突导致的布兰特原油价格指数已经从原先的80美元一桶下降至68美元一桶,这表明中国确实在增加从伊朗的原油进口。而根据美国方面的调查,伊朗原油之前通过中国的民间炼油公司流入市场,许多原油通过香港及其他地区的船运公司以“影子舰队”形式运输。对于这些合法的贸易活动,中国政府并没有加以限制。因此,如果美国放开制裁,中国民间企业的采购量势必会增加。

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通过引导中国介入,避免了伊朗轻易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同时中国也因此能够获得更多的伊朗原油,实为两全其美的局面。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都能在某种程度上从中受益。然而,从长远来看,美国对中国进口伊朗原油的忧虑并未完全消失。过去,美国一直担心中伊石油贸易中的资金流入会助长伊朗的核计划,并支持其“恐怖主义行为”。因此,特朗普在今年3月对伊朗施加了巨大的压力,并对中国的多家地方炼油厂实施了强硬制裁。这意味着,美国的真正目的是保护自身利益,而非单纯为中国开绿灯。

然而,回顾历史,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威胁大多数都只是姿态上的“威慑”,实际操作的可能性并不高。毕竟这种极端行为会让伊朗与全球其他国家隔绝,这对其自身也并不有利。不管特朗普是否真的相信伊朗会封锁海峡,还是仅仅为了安抚伊朗,当前的局势对中国而言确实是一个相对有利的局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