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玫瑰”戈壁绽放

Connor 欧意交易所官网 2025-10-20 6 0

2018年,马小梅成为风城SAGD二号采油站地质员。面对复杂的SAGD技术,她白天跟着班组师傅爬井架、查流程,记录设备原理与故障判断要点;晚上在办公室逐井梳理数据,钻研循环预热要点与生产阶段调控逻辑,力求摸清每口井的“脾气”。

“每个参数变化都是井组生产动态的信号,每口井都有独特的储层条件和汽腔变化,必须‘一井一策’。”这份较真让她快速成长,入职仅一年就拿下了风城油田作业区油水井三级地质动态分析井组类一等奖。

很快,马小梅迎来挑战——负责重18J3q3层区块管理。该区块是储层最差的超稠油Ⅲ类油藏,转抽6年后,产油水平、油汽比不足Ⅱ类油藏一半,是公认的“硬骨头”。初期,她沿用成熟政策却不见成效,陷入迷茫。时任SAGD动态室主任、“结对师傅”张家豪点醒她:“油藏管理要先找共性,再析差异,急不得。”

马小梅重新梳理思路,逐井分析储层参数与生产效果的关联,发现受Ⅲ类油藏储层条件限制,传统“增汽提液、高压扩腔”政策适应性变差,强非均质储层使得蒸汽在“高压”易从生产井间采出,达不到扩腔的目的。她统计每口井18项生产参数,最终找到症结:操作压力降低导致自喷能力减弱从而影响产液,针对性调整提液频率、排查泵况后,井组产油水平提升12%,油汽比提高0.015。

马小梅始终把学习当作创新的底气:加班钻研专业知识,闲暇时浏览知网并跟踪前沿技术,主动参与跨单位交流。当她发现前期Ⅲ类油藏政策调整后取得一定成效,但井组汽腔体积和水平段动用程度未见根本改变,她带领团队突破传统,深入分析开发矛盾,创新“吞吐扩腔”技术——改变双水平井恒压同步注采模式,通过“提压注汽、注采分离、多轮吞吐”,解决低压扩腔慢与高压汽窜的核心矛盾。实施后,单井组日产油增幅60%,油汽比增幅55%,近三年Ⅲ类油藏产量年增20%,在不增加额外成本情况下,仅通过地质理念改变实现“产量效益双升”,填补国内低品位油藏高效开发空白,获新疆油田公司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面对Ⅱ类油藏中后期产量、油汽比双降,她带领团队研究汽腔阶段发育规律,刻画剩余油分布,制订“低压低液面低Sub-cool”“间注提速”等措施。近两年优化120井组,增油4万吨、节约蒸汽12万吨、创效6500万元。

2023年,为响应“双碳”目标,她全程参与电加热辅助SAGD试验,每日上井记录出液情况,及时捕捉动态波动并调整参数,助力国内首口试验井初步成功,为超稠油绿色开发奠基。

如今,马小梅仍坚守在科研一线,这位戈壁“石油玫瑰”正以执着与追求,在超稠油开发路上续写荣光。

评论